青蒿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,在我國各地都有一定的野生與栽培面積。青蒿有著非常高的藥用價值,前段時間青蒿素的發明極大的促進了醫學界的發展,由青蒿為原材料制成的青蒿素可以治療瘧疾,中暑等,全株均可入藥。那么青蒿該怎么栽培呢?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青蒿的栽培技術,一起來看看吧!
1、選地整地
青蒿的需水量較大,所以在選地的首要前提就是要保證水源充足,排灌良好的田塊。青蒿的土壤適應較快,所以對土壤沒有太大的要求,無病無害、肥力大即可。選好地之后要做好整地工作,將地深翻犁平,提高土壤的通透性,促進植株的營養吸收。整地時與底肥一起施入,底肥使用腐熟的農家肥配合適量的磷肥,根據土壤面積控制好用量。然后開溝種植,注意每條溝之間的距離,防止種植過密。
2、育苗移栽
整完地之后播種育苗,播種后要適量澆水,促進種子扎根發芽,提高出苗速度。幼苗破土后要及時查苗,保證齊苗與產量,當幼苗到12厘米左右時便可開始移栽。移栽的時候不能選擇雨天,因為雨天的水分較多,土壤松爛,不適宜幼苗的生長,并且病蟲害的發病率也會大大提高。因此我們應要選在晴天下午定植。定植后澆足定根水,青蒿的生長能力較強,所以為了提高產量,可以適當的密植。
3、田間管理
移栽后青蒿幼苗是比較脆弱的,因此我們要做好田間管理,加強肥水。在幼苗期的追肥次數不得低于三次,第一次在移栽后7天左右,追施少量的農機肥且配合復合肥。然后在移栽后三周左右適當增加肥料用量,追施后再覆土,提高保水保肥性。最后在移栽后一個半月左后需要一邊培土一邊追肥。青蒿雖然喜水,但是要注意積水,防止產生澇害,遇到多雨天氣要及時排水,過于干旱的時候也要做好澆水工作。
4、適時采收
青蒿的采收是采收全株,所以在青蒿生長至生長能力最強的時候便可開始采收,通常在青蒿的花蕾期是采收的最佳階段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雨天不宜采收,采收天氣應選擇晴天溫暖的時候,先將青蒿砍倒到付在田間,然后暴曬一天消毒。第二天再全部手機,將植株上的葉片打落,植株與葉片分開繼續曬干。曬到一定程度后便可進行售賣。
以上就是小編對青蒿栽培技術的簡單介紹了,種植青蒿其實比較簡單,因為青蒿的抗病性較強,所以在種植過程發病率比較低,因此可以減少病蟲害防治的工作。由于青蒿素的研制成功,青蒿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大,其種植前景還是挺不錯的。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了,本文僅供參考,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