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豆價格雖然并不昂貴,但是市場需求量還是蠻大的,大到出口,小到一份小小的薯條都是以土豆作為原材料進行加工制作的。而在土豆的種植過程中,這些細節如果不做好,土豆就很難實現高產。
1.查苗補苗
土豆出齊后要及時進行查苗,有缺苗的及時補苗,以保證全苗。播種時將多余的薯塊密植于田間地頭,用來補苗。補苗時,缺穴中如有病爛薯,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。土壤干旱時,應挖穴澆水且結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,以減少緩苗時間,盡快恢復生長。
2.中耕培土
中耕松土使結薯層土壤疏松通氣,利于根系生長、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。出苗前如土面板結,應進行松土,以利出苗。齊苗后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,深度8~10厘米,并結合除草,第一次中耕后10~15天,進行第二次中耕,宜稍淺?,F蕾時,進行第三次中耕,比第二次中耕更淺。
3.適時追肥
土豆從播種到出苗時間較長,出苗后要及早用清糞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,以促進幼苗迅速生長?,F蕾期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,以鉀肥為主,配合氮肥,施肥量視植株長勢長相而定。開花以后一般不再施肥,若后期表現脫肥早衰現象,可用磷鉀或結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。
4.病蟲防治
土豆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、晚疫病、青枯病、環腐病、瘡痂病、癌腫病等,晚疫病要注意及早用波爾多液或瑞毒霉進行防治,青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通過合理輪作、選用抗病品種以及用小整薯作種等措施進行防治。害蟲主要有瓢蟲、土蠶、蚜蟲、蠐螬、螻蛄等,可用藥劑或人工捕殺等措施防治。
5.適時收獲
土豆當植株生長停止,莖葉大部分枯黃時,塊莖很容易與匍匐莖分離,周皮變硬,干物質含量達最高限度,即為食用塊莖的最適收獲期,利用塊莖應提前5~7天收獲,以減輕生長后期高溫的不利影響,提高種性。
6.貯藏
除去病薯、擦破種皮的傷薯和畸形薯,在涼爽(1-4℃)、干燥、通風處單獨分層貯藏,每層厚50cm。每隔20天左右翻動檢查1次,揀出爛薯,防止傳染其它薯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