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三農##百問百答# 菟絲子俗稱黃絲藤,屬旋花科寄生性雜草,是重要的植物檢疫對象。菟絲子凡有發生,務必采取撲滅措施。防治的主要措施:
1.搞好植物檢疫,堅決不從菟絲子發生區調運大豆等種子
2.疫區嚴格篩選大豆種子,深翻土壤。菟絲子的種子很小,容易混雜在大豆種子里,不易發覺。大豆種子經過嚴格過篩,可篩除99%以上的菟絲子種子。篩下來的塵土應及時用來漚肥,或深埋,使菟絲子種子失去存活能力。土表7cm以下的菟絲子種子基本上失去了發芽的能力。所以適度深耕,可以有效降低菟絲子的發生密度。
3.大豆與禾谷類作物、十字花科蔬菜輪作二、三年,可避危害。
4.藥劑防治。農田發生極少量的菟絲子時,應該采取人工拔除措施,不必施用農藥。而當菟絲子發生面廣量大時,可根據大豆的不同生育期選用不同的除草劑防除。在大豆播后苗前,可畝用48%拉索乳油200ml,兌水30公斤,作表土處理;在大豆幼苗、菟絲子初纏期,可畝用86%乙草胺乳油100-150cl,兌水50公斤噴霧,在大豆初花期,可用48%地樂安150倍液細霧噴灑,盡可能使所有的菟絲子嫩頭都接觸到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