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梅嫁接繁殖技術
_穆麗英
杏梅為杏與梅的天然雜交種,樹勢強健,抗寒性好,枝葉形態介于梅與杏之間,花具有觀賞價值,果實酸甜多汁,可鮮食也可進行加工,杏梅耐寒耐旱,抗逆性強,在我國栽植范圍比較廣,是比較有潛力的經濟樹種之一。杏梅種子不萌發,所以不能實生繁殖,生產中常采用嫁接繁殖。
1 砧木的選擇與培育
1. 1 種子選擇及處理
杏梅嫁接砧木常選用毛桃、山杏等樹種的實生苗。以山杏為例,選擇當年自然成熟的、健康無病蟲害的杏核作為種子,進行播種,播種前要對杏核進行消毒,用 0. 15%福爾馬林溶液浸泡 15 ~ 30 分鐘,取出后,再密閉 2 小時,消滅附著在種子上的病菌。
1. 2 播種培育
山杏喜光,抗逆性強,要選擇光照條件好的地塊播種,一般采用條播方式播種,有利于行間作業,通風透光。播種時間在 3 月中下旬,土壤解凍后,播種前 1 周左右,要結合施肥、整地、澆水,施用50%辛硫磷乳劑 + 多菌靈對土壤進行殺蟲、消毒,播種時,先按行畫線,行間距 20 厘米左右,再按行線開 6 ~ 8 厘米深的播種溝,種間距 3 厘米,覆土 6厘米厚,覆土后要及時進行鎮壓,尤其是春季干旱多風的地區。
1. 3 砧木苗期管理
山杏出苗后,按照 “早間苗,晚定苗”的原則進行間苗,間苗次數一般為 2~3 次,第 1 次在幼苗生出 2 ~ 3 片真葉時進行,經過 10 天左右進行第 2 次間苗,一般在幼苗速生期之前完成定苗,苗間距控制在 15 厘米左右,間苗時如有缺苗,可采用幼苗移植的方法補植。苗期要結合追肥、澆水,對砧木育苗圃進行中耕,疏松土壤,消滅雜草,促進幼苗生長。苗期主要防治杏象甲,杏象甲成蟲危害幼芽、嫩枝,可噴灑25%亞胺硫磷乳油500 倍液防治。
2 接穗采集
接穗要從樹體健壯、生產性狀優良的杏梅植株上采集,選擇無病蟲害、芽體飽滿的 1年生或 2 年生枝條。夏、秋季嫁接,接穗要剪掉葉片,只留葉柄,隨采隨用,春季嫁接,接穗可以在休眠期修剪時采集,采集后按捆扎好,大頭朝下,接穗基部埋入濕沙中貯藏,嫁接時隨用隨取。
需要注意的是,接穗采集枝條位置的不同,對嫁接后樹木的生長發育影響也有所差異。選擇杏梅基部徒長枝或幼樹枝條作接穗,嫁接成活后樹體營養生長強勢,能形成高大樹體,但開花結果需要 3 ~ 5年,甚至更長時間; 選擇盛果期杏梅樹冠上部外圍的枝條作為接穗,嫁接成活后杏梅開花結果相對較早,但樹體生長發育較緩慢,樹形矮小,生產中,要根據果園實際情況,選擇合適的接穗。
3 嫁接技術
杏梅嫁接時間比較靈活,一般春、夏、秋季都可以進行,不同時間采用不同的嫁接技術,有利于提高嫁接后的成活率。
3. 1 芽接
芽接是杏梅嫁接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,對砧木粗細要求不大,1 年生及以上砧木都可以進行,使用比較多的是 T字形芽接和嵌芽接。
(1) T 字形芽接。T 字形芽接一般在 8 月上旬早秋進行,先在接穗的葉柄上方 1 厘米處水平橫切 1 刀,深度以切到木質部為止,再從葉柄下方0. 5~1. 0 厘米處,由下向上削到芽上橫切處,使芽片內部稍微帶一些木質部,取下芽片;然后在砧木需要嫁接的部位,選擇光滑無痕的一段,先在水平方向橫切 1 刀,再從橫切刀口中點位置向下垂直縱切 1刀,長度 1 ~ 2 厘米,使樹皮能較好剝離,形成一個 T 字形裂口,將芽片插入裂口內,使芽片與砧木緊密貼合,用塑料條自上而下、一圈壓一圈地將接口包嚴。
(2) 嵌芽接。嵌芽接是一種帶木質部的芽接,常用于春季或秋后嫁接,取芽片時,倒拿接穗枝條,從芽的上方 1厘米處向芽下方斜切 1 刀,深入木質部,再從芽的下方 1~2厘米處也向遠離葉柄一側斜切1 刀,與第 1 刀相交,取下帶木質部的芽片; 然后在砧木離地面 6~10 厘米處,將葉片除去,選擇光滑無痕的一段,用同樣的方法,削 1 個與芽片相同的切口,將芽片緊貼切口插入,再用塑料條將接口綁扎嚴實。
3. 2 枝接
枝接要求砧木直徑至少 1厘米以上,一般在春季接穗尚未萌芽時進行,當年即可成苗,枝接有很多種,杏梅一般采用切接和劈接。
(1) 切接。切接一般用于直徑 1 ~ 2 厘米的小砧木嫁接,削接穗時,杏梅接穗上保留 2~ 3 個完整飽滿的芽,倒拿接穗,在距切口最近的芽位背面,用刀削 1 個長 2 ~ 3 厘米的大切面,芽位正面切口處削 1 個 0. 5 ~ 1. 0 厘米的小切面; 嫁接時,將砧木距基部 5厘米左右水平剪斷,在橫斷面一側垂直向下切 2 ~ 3 厘米,切口寬度與接穗寬度大致相近,然后將削好的接穗大切面朝里插入砧木的切口中,使二者兩側切面形成層對準對齊,并使接穗切面最上端高于砧木切口 0. 3 ~ 0. 5 厘米,即 “露白”,最后用塑料條綁扎好,露出芽頭。由于山杏木質堅硬生長緩慢,用作砧木時如果植株過于細小,嫁接后極易出現小腳病,所以此法適用于以桃等樹種作為砧木的杏梅嫁接。
(2) 劈接。劈接適合于直徑 2 厘米以上的砧木嫁接,削接穗時,同樣在接穗上保留2~3 個完整飽滿的芽,倒拿接穗,在切口兩側對應位置各削1 個長 3~4 厘米的切面,形成楔形; 嫁接時,將砧木距基部5 厘米左右水平剪斷,用刀從斷面中心垂直向下劈 3 ~ 5 厘米,然后將接穗插入,注意露白,以促進二者愈合,最后用塑料條綁扎嚴實。
4 嫁接后管理
4. 1 嫁接后樹苗管理
嫁接完成后要確保嫁接苗成活,最常見的嫁接苗不成活原因是接穗和接口失水干枯,所以嫁接后要進行灌溉,補充土壤水分,有條件的還可以覆蓋遮陽網,減少接穗水分蒸發,并隔幾天檢查一下綁縛材料塑料條是否有松動或破損,及時處理。
4. 2 檢查成活和補接
芽接一般 7~14 天即可檢查杏梅是否嫁接成活,接穗上芽體與芽片新鮮,則說明嫁接成活,若芽片干枯變黑,則未成活; 芽接未成活的,要及時在原嫁接口下重新補接。
枝接一般在嫁接后 20~30天檢查是否成活,成活后接穗上的芽新鮮飽滿,有的甚至已經萌發生長,未成活的則接穗干枯或變黑腐爛; 未成活的枝接苗要等到夏天砧木萌發新枝后,用芽接法補接。
4. 3 嫁接成活后管理
(1) 嫁接苗管理。杏梅嫁接成活后,春季芽接的要從嫁接口上方 3 厘米左右處將砧木部分剪掉,秋季芽接的在第2 年春季萌芽前剪砧; 隨著嫁接苗的生長,要適時松綁或解除綁縛材料,一般新芽長到 2~3 厘米、枝接新梢 20~30 厘米長時,可完全解除; 要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和根蘗,以保證養分集中供給新梢。
(2) 嫁接苗土肥水管理。為了使嫁接成活后接穗萌發的枝條能快速健康地生長,要視實際情況施肥及澆水,滿足杏梅嫁接苗養分和水分的需要,生長季節,要結合中耕,疏松土壤,消滅雜草。
(3) 嫁接苗病蟲害防治。杏梅嫁接成活后,接穗萌發的新梢比較幼嫩,要重點防治象鼻蟲、蚜蟲等啃食嫩葉和莖尖的害蟲,可噴布 50%滅蚜松可濕性粉劑或 50%避蚜霧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,有效防治蚜蟲,噴布 50% 辛硫磷乳油或2. 5%敵殺死乳油 2000 倍液,可防治象鼻蟲等其他害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