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心蓮栽培技術
穿心蓮,為爵床科穿心蓮辦的干燥地上部分。主產于廣東、海南、福建等省?,F長江南北各地均引種栽培。
一、生物學特性
喜陽光充足、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,怕低溫與干旱。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期適溫為25~30℃,氣溫下降到15~20℃時生長緩慢;氣溫降至8℃左右,生長停滯;遇0℃左右低溫或霜凍,植株全部枯萎。生長發育各階段應控制好土壤濕度,保持土壤濕潤。穿心蓮為喜光喜肥植物,應栽培于向陽地勢。土壤以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和壤土為宜。黏土、瘦瘠、鹽堿土等均不適合栽培。土壤最適pH值為5.6~7。在pH值8.0的堿性土中也能正常生長。
二、栽培技術
(一)選地與整地
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以地勢平坦、背風向陽、土質疏松肥沃、排水好又有灌水條件的地區栽種為宜。前作以施肥多的作物為好,在菜園地種穿心蓮能獲較高產量,但不宜選茄科作物為前茬,以免感染黑莖病。也可以選山坡地、荒坡以及果園空地栽種。選地后深耕土地,畝施充分腐熟符合無害化衛生標準的人畜糞尿1500~3000kg做基肥。然后耙細整平,做寬1.2~1.3m、高15~20cm的畦,土地四周開深30cm的溝,以利灌溉和排水。
(二)繁殖方法
主要是種子繁殖。生產上大都采用育苗移栽方式。在水、肥條件便利的地方,也可直接在露地直播,在種苗不足的情況下,也可用扦插繁殖。
1.育苗
穿心蓮種子細小,對播種技術要求較高,苗床土壤要肥沃疏松,耙平整細。一般做成1~1.3m寬、10~15cm高的高畦播種。播種期為春季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,天氣寒冷可延至4月上旬,秋季在7月上旬至下旬。播種以晴天為宜,每30m2苗床撒播經摩擦的種子50~60g,播后撒蓋一層細土,覆土厚度以剛剛蓋沒種子,仍有少量種子外露為度,隨即噴水濕潤覆土。上面再蓋薄層粉碎的樹葉或鋸末,以保持土壤水分,防止土壤板結。露地直播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為宜。
2.苗床管理
主要是控制溫度和濕度。出苗前要經常保持苗床濕潤,不使表土干燥發白,畦內相對濕度保持在70%~80%為宜。苗床夜間溫度控制在20℃左右,白天正午溫度高于35℃以上時,要對苗床進行適當遮陰;當幼苗有3對真葉時,中午就不必蔭蔽。苗床要經常拔草,每隔7天結合澆水追施清糞水,以促進幼苗生長。
3.移栽定植
播種育苗后1個月左右,當苗高6~7cm、有3~4對真葉時即可移栽。以陰天或傍晚移栽為好。移栽前一天苗床澆水1次,以便起苗,帶土移栽易成活。定植地按行距25~33cm、株距16~20cm開穴;采種地按行距50~65cm、株距30~35cm開穴。每穴栽苗1株或2株,注意使苗根系舒展,垂直向下不可彎曲,以保證全面成活。
(三)田間管理
1.中耕除草
緩苗后,淺松土1次。以后每隔15~20天中耕除草,中耕宜淺,以免傷根使水分供應不上,植株易被曬死。當穿心蓮長至30~40cm時,結合松土,在植株基部適當培土,以促進不定根生長,加強吸收水、肥的能力,同時培土也可加固植株,防止風害。
2.澆水
移栽后的管理,主要是及時澆水,這是保證成活的關鍵。如無雨,每天澆水1~2次;成活后3~7天澆水1次,保持土壤濕潤。北方地區定植后要連續澆水2次,保持土壤濕潤疏松,利于幼苗萌發新根。但不宜澆水過多,以免地溫降低,土壤板結,不透氣,降低成活率。
3.施肥
一般要求追肥不少于3次。緩苗后,結合中耕除草施肥1次,肥料以氮肥為主,可施充分腐熟符合無害化衛生標準的人畜糞尿、硫酸銨、尿素等。第2次在定植10天后,畝施充分腐熟符合無害化衛生標準的稀薄人畜尿水2000~2500kg,或尿素5~10kg。以后每隔20~30天追肥1次,畝施充分腐熟符合無害化衛生標準的人畜尿水2000kg。
4.摘頂
當苗高30cm左右,以采收商品藥材為主的應摘去植株頂端,促進生長側芽,多萌生新枝,以提高產量。留種植株在盛花期不摘頂,但應摘除不能結果的花序。
(四)病蟲害及其防治
1.病害
(1)猝倒?。憾嘣谟酌缬?~2對真葉時發生,發病時近土面的莖呈淺黃褐色腐爛或縊縮,造成地上部分倒伏,病害迅速發展。
防治方法:①及時排除積水,可降低土壤濕度;②播前每畝用70%五氯硝基苯粉劑1~1.5kg均勻拌入土中或500倍液浸種10分鐘;③用50%多菌靈1000倍液或70%五氯硝基苯粉劑200倍液澆灌病區;④用5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~1000倍液噴霧。
(2)黑莖?。河址Q青枯病,多發生在7~8月高溫多雨季節。在接近地面的莖部發生長條狀黑斑,并向上、向下擴展,使莖稈縊縮細瘦,葉色黃綠,葉片下垂,邊緣向內卷。莖內部組織變黑,嚴重時整株萎黃枯死。
防治方法:①加強田間管理,增施磷鉀肥,及時排除積水;②忌連作;③發病期用50%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或澆灌病區。
(3)疫?。焊邷囟嘤昙竟澃l生。癥狀為葉片上產生水漬狀暗綠色病斑,隨后萎蔫下垂,似開水燙過,莖與根部也會受害。
防治方法:①發病初期可用1∶1∶120的波爾多液噴霧防治;②發病初期也可用70%敵克松500倍液在傍晚或陰天噴霧防治。
2.蟲害
(1)螻蛄和小地老虎:咬食幼苗,并在苗床土內鉆成許多隧道,傷害根部,造成死苗。防治方法:①施用的糞肥要充分腐熟符合無害化衛生標準;②燈光誘殺成蟲;③發病期用90%美曲膦酯(敵百蟲)1000倍或75%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;④用25g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麥麩5kg加適量水配成毒餌,于傍晚撒于田間或畦面誘殺或在隧道口塞入毒餌誘殺。
(2)燈蛾:于9~10月以幼蟲咬食葉片,咬成孔洞或缺刻。幼蟲體上生有棕黃色、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長毛。防治方法:可用90%晶體美曲膦酯(敵百蟲)1000倍液噴霧防治。
三、采收與初加工
(一)采收
1年收割1次的于定植當年開花現蕾期收獲,采收方法為將全株拔起,或者齊地割下地上部分。海南、廣東、閩南和廣西南部1年收割2次,第1次于8月收割,第2次于11月收割。四川省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開花盛期至結果初期采收。華北、西北地區都在開花前采收。北京以9月中下旬、現蕾期采收為宜。第1次(8月)用鐮刀從基部2~3節處收割,收割后繼續進行追肥、澆水等管理,使其重新萌發枝葉;第2次(11月)收割全草。每年收1次畝產干貨300~400kg。折干率為20%~25%。
(二)初加工
采收的穿心蓮有根的先剪去根部,將莖葉攤開曬干即成。遇雨天也應在室內攤晾,不可堆積,以免發熱、變質。攤曬過程中要及時翻動,曬至莖稈發脆即可。脫落葉片可單獨晾曬及包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