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大部分地方雨水很多,像我們這里連著下雨好幾天了,土壤濕度差不多達到了田間持水量。這不僅對現有蔬菜來說是一個考驗,而且對于要播種的蔬菜也是一個考驗。
現在露地上長著的蔬菜還是挺多的,主要是茄子、辣椒、以及一些耐熱的葉菜(木耳菜、空心菜、根達菜等)。蔬菜生長雖然需要大量水分,但是如果長時間處于雨水的環境中,土壤中水分趨于飽和,氧氣越來越少,在加上溫度高,蔬菜易于爛根。
現在也正是播種白菜蘿卜的時候,如果播種后遇到幾天的下雨,可能會導致種子腐爛,最終影響出苗。
那么雨水多的時候,我們應該如何對現有蔬菜管理才能不影響其后期的生長,播種后遇到降雨我們應該如何處理,才能不影響出苗。
一、連續下雨,雨停后要趕緊做這幾項管理措施,保證蔬菜繼續健壯生長
1、雨停后首先要做的是清理菜地
蔬菜的良好生長也是需要一個相對干凈、通風、光照好的環境,日常管理中不僅及時除去雜草,蔬菜也要及時整枝,搭架、綁蔓、去掉一些無效的側枝,蔬菜在這種有序的環境中會長得更好。但是雨后往往一片狼藉,雨停后要及時整理。
大雨往往會導致蔬菜倒伏,損壞葉片或者莖干,雜草瘋長。那么雨停后我們首先要清整菜地,扶起倒伏的蔬菜,該搭架的重新搭架;折掉的莖干也不會重新再長了,直接去掉;損壞的葉片,較輕地留下,嚴重的直接去葉。
菜地清理好后,噴施一遍殺菌劑,統一殺菌,防止傷口被病菌侵染,從而導致蔬菜染病。
2、雨后到底要不要再澆水,主要和是否積水有關
雨后到底要不要澆水,我認為主要和土壤是否有積水有關。
如果雨比較小,下雨后能夠及時下滲,不會太大影響根系生長,最怕的是積水,在積水的環境中幾個小時,蔬菜根系可能就會腐爛。
積水或者長時間土壤含水到飽和狀態,土壤中氧氣很少,根系進行無氧呼吸,大量的酒精或代謝物乙醛和乳酸造成根系腐爛,一旦根系有傷口,各種病菌侵入,發生軟腐病或者根腐病。
這種情況下,雨停后要澆大水,主要原因有3個,一是降溫,雨后突晴,根系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更易腐爛,澆水能夠降低根系環境的溫度;二是能夠沖掉根系周圍由于無氧呼吸產生的一些有毒物質;二是再澆水中的一點氧氣能夠刺激根系呼吸,使其恢復生長。
但是北方,即使現在多雨的季節,菜地里也不會有積水或者只有短暫積水。所以我們在實際種植中,基本上很少這樣做,這也是很多人對這個做法感到新奇的原因。。
3、雨停后,地里能夠進人了要盡早松土,散掉土壤中的水分
一旦地里能夠進人了,要盡早松土,即使剛開始土壤比較粘重,也要淺淺地劃開表層土,盡快散掉土壤中的養分,之后再深耕,增加土壤的透氣性。
二、播種后遇到連續降雨
這個季節播種蔬菜,由于雨水多,播種前還是要看天氣預報,避開大雨或者連續降雨時間段播種。如果不巧,播種后下雨了,要密切觀察出苗情況。
現在我們多是播種蘿卜白菜,這兩種蔬菜極易出苗,通常播種3天差不多出苗整齊。如果一周后還是沒苗,則可能由于雨水過多,種子腐爛。要刨土找出種子進行確認,如果種子真的爛了,則不可能再出苗,要重新整地,及時播種。
我們種植蔬菜多次強調要選擇土壤疏松、透氣、排水好的壤土或者沙壤土,一方面是這樣的土壤環境利于根系的生長,另一方面能夠很好的應對多雨的季節,壤土或者沙壤土滲水能力強,下小雨基本不會積水。再加上排水方便,那么這樣的地塊上,即使雨水多,蔬菜也能很好的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