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馬齒莧包子的做法竅門
主料:干馬齒莧菜100克、精豬肉500克、豆腐500克、干粉條100克、白菜300克
配料:水發木耳50克、蔥20克
腌肉料:醬油30克、老抽5克、料酒5克、胡椒粉微量約0.3克、十三香粉微量約0.5克、姜10克
調料:植物油70克、花椒油15克、香油5克、鹽12克、白糖5克(可選)、味精或雞粉2克(可選)
面皮:面粉1000克、溫水500克、干酵母12克
制作過程
1、提前數小時用溫水浸泡好水發木耳50克,浸泡至自然灑脫、厚重豐腴、飽滿滋潤。
把浸泡好的水發木耳擇去底部少量老根,再次清洗干凈,切成水發木耳小丁。
木耳是一種優質的食材,自古就有“山八珍”之稱,含有豐富的木耳多糖物質,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。
因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又稱為“素食之王”、“素中之肉”,氨基酸含量豐富。
微量元素鐵含量豐富,是真正的“補鐵冠軍”。
2、稱取干馬齒莧菜100克,清洗干凈,浸泡完全后也有差不多500克。
馬齒莧菜的用量一定要把控好,不能太多,更不能占主導。
3、把清洗干凈的干馬齒莧菜放入一盆內,倒入足量熱水,浸泡4小時左右。
4、選用精豬肉500克,切成0.5厘米見方的肉丁,放入盆內。
姜10克,切成極細的姜末,要吃姜不見姜,放入肉丁。
調入醬油30克、老抽5克、料酒5克、胡椒粉微量約0.3克、十三香粉微量約0.5克,翻拌均勻,腌漬2小時,充分入味、去腥提鮮。
中間要再翻拌1-2次,讓肉丁飽吸醬油、料汁,這樣吃起來才有滋有味。
5、選用北豆腐500克,切成4大塊,放入蒸籠,上鍋蒸15分鐘。
一是可以使豆腐緊實,不容易破碎;二是通過蒸制,去除一下多余的水分,祛除豆腐的豆腥味。
6、和面桶內倒入清水500克、干酵母12克,攪拌成均勻的酵母水。
下入面粉1000克,和成均勻細膩的面團,放入發酵盆內。
表面蓋保鮮膜,根據室溫高低,室溫發酵1-1.5小時,發酵至2倍大小。
如何判定是否發酵到位呢?手指蘸少量面粉,從發酵好的面團中間插入,面團既不回縮,也不塌陷,就發酵好了。
7、面團發酵期間,處理餡料。
干粉條100克,放入盆內,倒入適量溫水,浸泡30分鐘左右。
浸泡至粉條變白,沒有硬心,輕輕一掐就能掐斷,粉條就浸泡好了。
8、把浸泡好的馬齒莧菜撈出攥干水分,反復清洗干凈,切成細末。
白菜300克,切末放入。
蒸好放涼的豆腐切成0.4厘米見方的小丁,粉條切成0.4厘米長的粉條小段,以及切好的水發木耳丁,一起下入拌餡盆內。
調入植物油70克、花椒油15克、香油5克,翻拌均勻。
不管是包包子,還是包水餃,用植物油提前把餡料拌出來,這樣在餡料表面就形成了一層油脂保護層,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止餡料滲水的作用,是一個很實用的烹飪小妙招。
家中沒有現成的花椒油,可以鍋內倒入適量植物油,下入一小把花椒,炒香后浸泡一夜,撈去花椒粒,就是濃香的花椒油。
調餡、涼拌特別出香,也可以用等量植物油代替。
9、面團差不多快發酵好了,開始調餡。
切細蔥花20克,與腌漬好的精肉丁一起,下入餡料內。
調入鹽12克、白糖5克(可選)、味精或雞粉2克(可選),再次翻拌均勻。
采用臨用前“后調餡”,縮短了餡料與鹽分的接觸時間,也是一種防止餡料滲水、出水的烹飪小妙招。
10、把發酵好的面團再次揉勻,切一小塊面團,搓成長條,切出約40克/個的面劑子,搟成中間略厚的包子皮,包入足量餡料,旋轉著把包子包好。
把所有的包子包齊,裝入蒸籠。
鍋內倒入足量清水,燒至有熱氣冒出時,?;?。
把蒸籠上鍋,借助于升上來的熱氣,形成一個天然的發酵箱,保持發酵所必需的溫度與濕度,進行中間醒發15分鐘,發酵至1.3倍大小。
11、開火,大火足氣蒸15分鐘,包子就蒸熟了。
蒸好的包子先不用著急出籠,坐在鍋上擱置2分鐘,
馬齒莧和魚怎么做好吃
馬齒莧和魚怎么做好吃: 食材:魚尾、姜、蜜棗、胡蘿卜。
做法:
1、清洗干凈魚尾、胡蘿卜、姜,魚尾剁塊,胡蘿卜切塊、姜切片備用;
2、起鍋放油,煎下魚尾塊。
3、將所有食材倒入燉鍋中,燉煮30分鐘左右。
4、倒入適量鹽分調味即可。
馬齒莧和魚同吃要注意什么
馬齒莧和魚同吃要注意什么: 馬齒莧和魚肉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,例如:膠質、纖維素、蛋白質等,過多食用馬齒莧和魚,會使人體攝入的蛋白質過多,容易引起消化不良。
建議馬齒莧的食用不宜超過100克,魚肉的食用不宜超過300克。
2、馬齒莧不與寒性食物同吃
馬齒莧和魚同吃要注意什么: 從食物的性味來看,馬齒莧性寒,所以不宜與同樣屬寒性的食物一起食用,兩種及以上的寒性的食物一起食用容易使人體內寒氣增加,引起脾胃虛寒,導致出現腹痛、腹瀉、消化不良等癥狀。
常見的寒性食物:冬瓜、綠豆、梨、香蕉、西瓜、山竹、小米等。
3、馬齒莧不與油膩食物同吃
馬齒莧和魚同吃要注意什么: 馬齒莧從食物的性味上來看屬性寒,過多食用會引起脾胃虛寒,減弱腸胃的消化能力,油膩食物的消化吸收會比較依賴胃腸,馬齒莧和食用油膩的食物一起食用容易引起腹痛、腹瀉等不良癥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