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養生小常識飲食
秋天天氣干燥,飲食應該以潤肺祛燥為主,滋補為輔。
不過,補也不能瞎補,進補不當,反而傷身。
像夏天常喝的濃茶,在秋天反而會讓水分加速流失,加重秋燥。
那么,哪些食物秋天吃最適合,哪些食物又不合時宜不利養生呢?
1宜——銀耳
銀耳有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作用,還能對抗腫瘤患者因放化療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,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,秋天多吃銀耳可防皮膚干燥。
2不宜——肥甘食品
中醫認為,秋季主肺氣,肺主辛味。
如果肺氣太過,往往會導致肝氣抑郁。
秋燥易傷津液。
因此,在飲食方面,以防燥護陰、滋陰潤肺為主,忌吃肥甘食品。
3宜——蘋果
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止渴、潤肺除煩、健脾益胃、養心益氣、潤腸、止瀉、解暑、醒酒等功效。
秋天多吃蘋果可達到消除疲勞,潤肺滋陰,對預防感冒疾病也有好處。
4不宜——濃茶和咖啡
秋天容易內熱、上火,更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是咽喉腫痛。
這個季節盡量少喝濃茶及咖啡,因為茶水、咖啡里面的茶堿、咖啡因有利尿作用,加快人體水分流失,反而會加重人的內熱、上火癥狀。
如果喝太多濃茶和咖啡,咖啡因攝取過多,神經系統比較興奮,也會出現心悸,心跳過速等癥狀。
5宜——蜂蜜
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、維生素及糖類,對于皮膚是絕佳的保養品。
具有強健體魄、提高智力、增加血紅蛋白、改善心肌等作用,秋天多食用蜂蜜能夠促進消化,防止“秋燥”對于人體的傷害,起到潤肺、養肺的作用,達到排毒養顏的功效。
6不宜——辛辣食物
“少辛增酸”是中醫營養學關于秋季飲食的一個原則。
所謂少辛,就是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,這是因為肺屬金,通氣于秋,肺氣盛于秋,少吃辛味,才能防止肺氣太盛。
秋季天高氣爽,空氣干燥,濕度小,人易出現咽干、干咳等癥狀,這是由于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。
此時,應少吃辛、辣食物,如蔥、姜、辣椒、胡椒,防止辛溫助熱,加重肺燥癥狀。
7宜——百合
秋天空氣濕度小,風力大,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,人體汗液蒸發很快,容易造成身體水分的大量丟失,這就是所謂的“燥邪傷人,易傷人體津液。
”百合味甘微寒,入心、肺經,具有潤肺止咳、清心安神的功效,對秋燥有較好的防治作用。
8不宜——煎炸食物
炸雞腿、炸鵪鶉等煎炸的食物,秋季食用后難以消化,容易積于腸胃之內。
加之腸胃功能較弱,食用油膩煎炸的食物會加重體內積滯之熱,不利于人體適應秋季干燥的特性。
9宜——胡蘿卜
又稱小人參,還有豐富維生素A、C和胡蘿卜素,具有補脾健胃、養肝明目的功效。
胡蘿卜中含有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是脂溶性物質,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體吸收。
在干燥的季節里,吃些胡蘿卜,能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,還有滋潤皮膚的作用。
10不宜——水生植物
水生植物大部分在秋季成熟,但同時也是帶最多囊蚴的時節,這時生吃如荸薺、茭筍、菱角等水生植物易受姜片蟲感染,姜片蟲是寄生在人體中的一種吸蟲,通常寄生在小腸內,靠吸盤的作用牢牢吸附在腸壁上,容易導致腸黏膜發炎、出血、水腫、潰瘍、腹瀉、食欲不振。
11宜——糙米
精白米雖然潔白細膩,但經過精加工的大米,在碾制過程中胚芽以及谷子釉質部分和谷糠一起被磨掉了,糙米保留的營養更加全面,維生素保留較多。
秋季經常食用糙米,能夠預防動脈硬化,提高記憶力,消除焦躁不安的情緒。
12不宜——油膩食物
油膩食物含有大量的熱量,不易于消化,還能阻擋營養的吸收,秋季養胃,盡量少吃或不吃油膩食物。
13宜——茄子
茄子不僅是價廉物美的大眾蔬菜,還是食療佳品。
中醫認為,茄子性涼、味甘,有清熱止血、消腫止痛、祛風通絡、寬腸利氣等功能,立秋后吃茄子能降“火氣”,除秋燥。
14不宜——生姜
“一年之內,秋不食姜;一日之內,夜不食姜”,到了秋季少吃姜為好。
因為秋天氣候干燥,燥氣傷肺,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,更容易傷害肺部,加劇人體失水、干燥。
15宜——蓮藕
藕既可當水果,又可作佳肴,生啖熟食兩相宜。
藕不論生熟,都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。
中醫認為,生藕性寒,甘涼入胃,可消瘀涼血、清煩熱、止嘔渴。
民間有“新采嫩藕勝太醫”之說。
秋天吃蓮藕,滋陰潤燥,清心安神。
16不宜——燒烤
燒烤一般以雞肉、牛肉、羊肉為原料,置于明火或微波爐內燒烤。
這些食品性溫,進食時需要較多的唾液來參與消化,吃后容易上火,加重秋燥的癥狀。
17宜——紅豆
紅豆具有很高的藥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。
秋天吃紅豆可以養生,因為在我國大部分地區,立秋后很長一段時間,氣溫通常較高,空氣濕度也較大,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,進補需先調理脾胃。
調理脾胃須側重于清熱、利濕、健脾,而紅豆正好有上述功效,可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及時排出,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,同時紅豆還具有很好的補血作用,為秋冬進補奠定基礎。
18不宜——寒涼水果
民諺說“秋瓜壞肚”,就是指立秋以后再繼續生食大量瓜類,容易引發腸胃道疾病。
西瓜、梨、葡萄本身性涼,加上立秋后人的腸胃道對寒涼食物的適應力下降,所以立秋后的寒涼水果應少吃,尤其是冰凍的西瓜,更不能像盛夏那樣大快朵頤,否則易傷脾胃和引發其他疾病。
秋天,是一個從炎夏到寒冬過渡的季節,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,空氣中缺少水分,人體同樣缺少水分,所以秋天適合吃的食物,主要以滋陰潤燥為主。
滋陰潤燥的食物,如百合、蓮子、山藥、銀耳、芝麻、豆漿、蜂蜜等,常吃能防止秋燥傷身。
另外奶制品、豆類及新鮮蔬菜,水果都宜多吃,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,是很好的進補品。
秋天宜收不宜散,要少吃辛辣、生姜、及酒等燥熱食品,多吃一些酸味甘潤的果蔬。
對身體素質較弱的老年人來說,可適當吃些雞、鴨、魚、蛋類、瘦豬肉、大棗、核桃等,有助于健身祛病,延年益壽。
秋季補血養生吃什么好
養生就是養氣血。
西醫說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元素,而對于中醫來說,人體最需要的就是氣和血,氣血充足才能少生病,在秋季轉涼時節尤要重視。
那么你知道秋季吃什么補血養生嗎?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.阿膠
阿膠恐怕是眾所周知的一種補血又養顏的保健品了吧,由其是對于女性來說日常吃點阿膠不僅能補血,同時由于吃了阿膠之后,氣血充足,因此整個人看 起來也會更加有氣質,更加面若桃花,楚楚動人。
吃阿膠能從女性的內部開始調理,更有肋于補血理氣,但是吃阿膠也是有講究的,原則上說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服用阿膠養生的。
2.當歸
中醫認為當歸具有活血,補血等功效,由其是對于月經不調,貧血,痛經的女性來說,日常適當的吃些當歸更有助于緩解經期不適感。
3.黑芝麻
中醫認為黑色的食物入腎,而腎能生血,因此黑芝麻可有效的促進補血的作用。
4.紅棗
從以型補型,以色補色的角度上說,紅色的食物本身就具有補血之功效了。
事實紅棗是女性補血的最佳保健品之一,因此建議貧血的女性日??啥嗍秤眉t棗,或是做成湯品,甜點都是不錯的,但是要記住紅棗中也是有糖份的,因此對于糖尿病病人來說切記食用太多。
當然了黑棗也是一樣的道理的,黑棗中的鐵含量也是非常豐富的。
5.蓮藕
很多人知道蓮藕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,事實上生吃蓮藕的話,可以起到一個涼血,止血散瘀的功效。
由其是對于術后大出血的人來說,吃點蓮藕可減少減少血液的流失,秋季更是蓮藕上市的季節,因此適當吃點蓮藕對補血也會有很大的幫助的。
6.葡萄
這里說的葡萄是紫色的而非青色的葡萄,紫葡萄本身就是很好的補血的水果,其中的鐵元素含量非常多,由其是葡萄皮更是含有豐富的營養素。
因此很多女性都會把葡萄干當成小零食在吃,事實上這也是一個解饞補血兩不誤的好零食。
以上就是對秋天吃什么補血的介紹,大家記住了嗎?秋天多吃這幾種食物,有利于補血,只有氣血充足了,我們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