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蠣藥用的功效與作用
“牡蠣本是咸水結成(因牡蠣生長于海水中),故專歸腎部,軟堅收斂之劑也”,因為“腎主藏”則可引導氣機物質均向內向下收藏,五味之中“咸”能軟堅散結。
再從《傷寒雜病論》及歷代醫家應用牡蠣的情況來看,牡蠣還有重鎮安神、平肝潛陽之功,要發揮此功效之時,最常與龍骨同用。
除此以外,《金匱要略》里還記載了栝樓瞿麥丸、栝樓牡蠣散、柴胡桂枝干姜湯,這些方里都有牡蠣的身影,也不難看出這些方對應的病證都有局部或整體的陰虛所致口渴,故而后人總結牡蠣還有滋陰止渴之效。
清代名醫黃元御對牡蠣也有妙用,他在《四圣心源》中刊載了一方——黃芪人參牡蠣湯,用于治療癰疽,適合瘡瘍膿液排出后創面潰爛不能收口的病證。
用黃芪三錢,人參三錢,甘草二錢,五味一錢,生姜三錢,茯苓三錢,牡蠣三錢,上藥均煎水服用,不過因牡蠣質重,認為其有效成分不易析出就將其研末服用,如此研末會加重其澀滯只用斂邪不出。
黃芪、人參補益五臟之氣,以供瘡瘍局部血肉生長;生姜、茯苓溫散水氣,健運脾氣,而“脾主肌肉”可加速氣血生長;五味子收澀補益,牡蠣軟堅散結消瘡;甘草調和諸藥,共筑肌肉之健全。
皮膚外科疾病一般內外同治效果更佳,黃元御自然也想到了,他認為將創面的“敗血腐肉”洗干凈后,還可用“龍骨、象皮細末”撒于創面上可起到收創的作用,之后再貼仙靈膏持續發揮作用。
牡蠣有哪些藥用價值
牡蠣是一味中藥,首載于《神農本草經》,書中將其列為上品。書中記載:“牡蠣,味咸平,主傷寒寒熱,溫瘧灑灑,驚恚怒氣,除拘緩鼠瘺,女子帶下赤白,久服,強骨節,殺邪氣,延年?!?/p>
牡蠣的貝殼,味咸、微寒,歸肝、膽、腎經,具有重鎮安神,潛陽補陰,軟堅散結的功效。明代繆希雍在《本草經疏》中記載:“牡蠣味咸平,氣微寒,無毒,入足少陰、厥陰、少陽經。其主傷寒寒熱、溫瘧灑灑、驚恚怒氣、留熱在關節去來不定、煩滿、氣結心痛、心脅下痞熱等證,皆肝膽二經為病,此藥味咸氣寒,入二經而除寒熱邪氣,則營衛通,拘緩和,而諸證無不瘳矣。少陰有熱,則女子為帶下赤白,男子為泄精,解少陰之熱,而能斂澀精氣,故主之也?!庇缮峡梢钥闯?,牡蠣能夠治療驚悸失眠、眩暈耳鳴、瘰疬痰核、痞塊等。煅牡蠣收斂固澀力強,可用于治療自汗盜汗、遺精早泄、崩漏帶下、胃痛吞酸。
牡蠣肉味甘、咸,性平,入心、肝經,具有養血安神,軟堅消腫的功效?,F代研究表明,其營養豐富,高蛋白低脂肪,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,還有糖元、?;撬?、谷胱甘酸、維生素A等元素。這些營養成分讓生蠔有著美容養顏、寧心安神、益智健腦的功效。
牡蠣肉還含有豐富的鋅,鋅對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性功能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,精漿中也含有鋅,鋅能夠促進精子的成熟,提高精子活力。因此,男子多食用牡蠣肉,有利于提高精子質量。
牡蠣肉味道鮮美,性味平和,適合大部分人食用,清蒸、鮮炸、生灼、炒蛋、煎蠔餅、串鮮蠔肉和煮湯等均可。
文:岳增寶/王傳航
牡蠣藥用的功效與作用
牡蠣味咸、澀,性微寒,有平肝潛陽、軟堅散結、收斂固澀、制酸的功效。
作用有:1、治療高血壓腦病出現頭痛、眩暈、臉紅耳赤、耳鳴等癥狀,常與龍骨、龜板、牛膝等同用,如鎮肝息風湯。
治療熱病后期,陰津虧虛的患者出現肢體抽搐,常與龜板、鱉甲、生地、阿膠等同用,如大定風珠,取其平肝潛陽之效。
2、用于治療淋巴結炎、甲狀腺腫、肝脾腫大等,常與浙貝、玄參、丹參等配伍使用。
取其軟堅散結之功效。
3、用于遺精、滑精、遺尿、月經過多、白帶多、自汗、盜汗等的治療,取其收斂固澀之效,如桂枝加龍骨牡蠣湯、固沖湯等。
4、治療胃炎、胃潰瘍胃痛胃酸過多,常與海螵蛸配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