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姜肉桂的功效與作用
干姜肉桂方的做法及功效如下:
材料:干姜、附片、肉桂各10克,山奈5克。
做法:將上述材料共研為細末,貯瓶備用。
用法:用手將肺俞穴(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,旁開1寸5分處)按摩至局部熱紅,然后放上一小撮藥粉,用膠布固定,隔日換1次。
從中醫角度講:干姜和肉桂都是溫補藥。
干姜溫中散寒,溫肺化飲的作用,用于治療脘腹冷痛,嘔吐,瀉瀉,寒飲咳喘,是治療脾胃寒證的要藥;肉桂具有散寒止痛,溫經通脈,補火助陽的作用,用于治療腎陽不足如陽痿、宮冷不孕,脘腹冷痛,腰痛,經閉,痛經等。
從西醫角度講:干姜甲醇提取物有鎮靜,鎮痛,抗炎,止嘔和短暫升壓作用;肉桂有擴血管,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
肉桂,干姜陳皮胡椒燉羊肉有什么功效
從題目來看,肉桂,干姜,胡椒都是溫里藥,陳皮是理氣藥,這些都屬于溫熱性能的藥物,再加上羊肉也是溫熱食品,顯然這就是一組用于脾胃虛寒或陽虛體寒人群的食補組合。
一、肉桂【功效】
肉桂藥性辛、甘,大熱。具有補火助陽,散寒止痛,溫經通脈,引火歸原的功效。
【應用】
1、陽痿宮冷
肉桂大熱,能夠補火助陽,益陽消陰,作用溫和持久,是治療命門火衰的要藥。臨床用于腎陽不足,命門火衰引起的陽痿宮冷,腰膝酸軟、冷痛,滑精遺尿,夜尿頻多的治療,常和附子、山萸肉、熟地等藥配伍。
2、腹痛、寒疝
肉桂甘熱助陽以補虛,辛熱散寒以止痛,善去沉寒痼冷。治療寒邪內侵或脾胃虛寒的脘腹冷痛,可以單用,也可以和干姜、高良姜、蓽茇等配伍;治療寒疝痛,可與吳茱萸、小茴香同用。
3、腰痛,胸痹,陰疽,閉經,痛經
肉桂辛散溫通,能行氣血、運經脈、散寒止痛,治療風濕寒痹腰痛,常與獨活、杜仲、桑寄生同用;治療胸陽不振,寒邪內侵的胸痹心痛,常與附子、干姜、川椒配伍;治療血滯痰阻的陰疽、流注等,常與麻黃、泡姜、鹿角膠同用;治療沖任虛寒,寒凝血滯的閉經、痛經等證,多與當歸、川芎、小茴香配伍。
4、虛陽上浮
肉桂大熱能入肝腎,能使因下元虛衰所致上浮之虛陽回歸故里,就是中醫所謂的“引火歸原?!?/p>
常與山萸肉、人參、五味子、牡蠣配伍,可用于治療元陽虧虛,虛陽上浮引起的面赤、虛喘、汗出、心悸、失眠、脈微弱等。
【使用注意】
陰虛火旺,里有實熱,血熱妄行出血及孕婦忌用。中藥十九畏有記載:畏石脂。
@Forest醫生祥子
二、干姜【功效】
干姜藥性辛、熱,具有溫中散寒,溫通經脈,溫肺化飲的功效。
【應用】
1、腹痛,嘔吐,泄瀉
干姜辛熱燥烈,主入脾胃而擅長溫中散寒,健運脾陽,是溫暖中焦的要藥,治療脾胃虛寒,脘腹冷痛等,多與黨參、白術同用;治療寒邪直中臟腑所致的腹痛,也可單用干姜研末沖服;治療胃寒嘔吐,常配伍高良姜;治療上熱下寒,寒熱格局,食入即吐,可與黃芩、黃連、人參等同用;治療中寒水瀉,可以和黨參、白術、甘草同用,也可以單獨研末服用。
2、亡陽證
干姜辛熱,能入心、脾、腎經,有溫陽守中,回通經脈的作用,每與附子相須為用,可以用于心腎陽虛,陰寒內盛導致的亡陽證的治療,癥見四肢厥逆,脈微欲絕等。
3、寒飲喘咳
干姜辛熱,能入肺經,能溫肺化飲散寒,臨床上治療寒飲喘咳,形寒背冷,痰多清稀等證,常與細辛、五味子、麻黃配伍應用。
【使用注意】
由于干姜辛熱燥烈,故陰虛內熱、血熱妄行者忌用。
@Forest醫生祥子
三、陳皮【功效】
陳皮藥性辛苦溫,具有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的功效。
【應用】
1、脾胃氣滯證
陳皮辛能行、溫能通,有行氣止痛、健脾和中的功,苦溫而燥,所以治療寒濕中阻引起的氣滯最適宜。
常與蒼術、厚樸等同用,治療中焦寒濕脾胃氣滯引起的脘腹脹痛、惡心嘔吐、泄瀉等;和山楂、神曲同用,可用于食積氣滯的治療;若配伍藿香、蘇葉,可用于內傷濕滯之腹痛、泄瀉、嘔吐的治療;與黨參、白術同用,可用于脾虛氣滯導致的腹痛喜按、食后腹脹、不思飲食、便溏舌淡的治療。
如果脾胃氣滯較重,脘腹脹痛較劇者,多與木香、枳實同用,以增強行氣之功。
2、嘔吐、呃逆
陳皮善于梳理氣機,調暢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。同生姜、竹茹、大棗配伍,能夠治療嘔吐、呃逆;和生姜、甘草同用,可以用于脾胃寒冷,嘔吐不止的治療。
3、濕痰、寒痰咳嗽
陳皮不僅能燥化濕痰,還能溫化寒痰,且能宣肺止咳,是治痰要藥。治療濕痰配半夏、茯苓等;治療寒痰配干姜、細辛、五味子等。
若脾虛不運導致痰濕犯肺者,多和黨參、白術同用。
4、胸痹
陳皮辛行溫通、入肺走胸,能行氣通痹止痛。和枳實、生姜配伍,可以用于胸痹胸中氣塞短氣的治療。
@Forest醫生祥子
四、胡椒【功效】
胡椒不僅是調味品能夠開胃,還是中藥。其藥性辛、熱。具有溫中散寒、下氣消痰的功效。
【應用】
1、胃寒腹痛,嘔吐泄瀉
中醫父親告訴我,胡椒辛熱,能溫中散寒止痛,可單用本品研末裝入豬大腸燉服,能夠治療治療胃脘冷痛;與半夏、姜汁制成丸藥,可以治療反胃及食欲不振;與吳茱萸、白術等藥同用,可以治療脾胃虛寒泄瀉。
2、癲癇證
胡椒辛散溫通,能下氣行滯,治痰寬胸,治痰氣瘀滯,蒙蔽清竅的癲癇痰多證,常與蓽茇等分為末服。
由此可見,肉桂、干姜、陳皮、胡椒燉羊肉具有補火助陽,溫中散寒,溫通經脈,止痛,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的功效。臨床多用于脾胃虛寒、腹痛,肺寒咳喘,心腎陽虛或者命門火衰的食療調理。
由于這些藥物和羊肉都是溫熱之品,易助火傷陰,陰虛火旺或者實火體質均不適合食用。
任何藥物的應用都需要通過醫生辨證指導,合理選用。
關注@Forest醫生祥子,關愛健康養生
干姜的功效
干姜是辛、溫而熱的藥物,入脾經、胃經、心經、腎經和肺經。
干姜溫中散寒、回陽通脈,而且有燥濕化痰的功效,干姜可以治療脘腹冷痛,也就是胃和腹部的冷、喜溫喜熱的狀態。
另外,干姜有治療嘔吐泄瀉的功效,可以治療痰飲咳喘,它有燥濕消痰的作用。
它有回陽通脈的功能,用于四肢末的冰涼、脈的微細,有溫陽的作用,干姜一般10g左右入煎劑就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