芭蕉樹簡介
芭蕉(學名:MusabasjooSiebold)是芭蕉科、芭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植株高可達4米。葉片長圓形,先端鈍,葉面鮮綠色,有光澤;葉柄粗壯,花序頂生,下垂;苞片紅褐色或紫色;雄花生于花序上部,雌花生于花序下部;離生花被片幾與合生花被片等長,頂端具小尖頭。漿果三棱狀,長圓形,具棱,近無柄,肉質,內具多數種子。種子黑色,具疣突及不規則棱角。原產日本琉球群島,中國臺灣可能有野生,秦嶺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,多栽培于庭園及農舍附近。芭蕉的葉纖維為芭蕉布的原料,亦為造紙原料,假莖煎服功能解熱,假莖、葉利尿,花干燥后煎服治腦溢血,根與生姜、甘草一起煎服,可治淋癥及消渴癥,根治感冒、胃痛及腹痛。(概述圖參考來源:中國自然標本館[1])
芭蕉樹的功效與作用
說起芭蕉樹這種熱帶植物,小丫在熟悉不過了,因為芭蕉樹這種樹在我的家鄉種植是非常廣又非常之多的,就在我們村子周圍,每家每戶的菜地邊都種有幾棵。
秋冬季正是芭蕉成熟的季節,街子上都有人砍來賣,而且是樹上自然熟的,不是用藥水催熟的那種,很甜也不貴。
許多人只知道香蕉,卻不知道芭蕉是什么東西,其實芭蕉和香蕉長得很相似,芭蕉看起來圓鼓鼓的,香蕉有點狹長,香蕉吃起來又香又軟沒有芯,而芭蕉吃起甜甜的沒有香味,挨著中間的地方還微微泛酸。
而且兩者的樹幾乎長得一模一樣。
還有芭蕉樹是有種子的,它的種子就在芭蕉中間,咬開時就會看到,但是,種植時卻不用種子來種植,因為芭蕉樹和所有的芋類一樣,在根部長有肉質塊莖,只要種上一棵,地下就會長出許多棵小的芭蕉樹,如果要移栽到別的地方,只需挖一棵種下去種就可。
我家鄉種植的芭蕉樹都是隨它生長,很少管理,只是隔上一兩年后,在老的芭蕉樹旁長出新的植株時,才把老的那棵給砍掉,然后把莖桿砍成小塊,丟到豬圈里喂豬。
由于芭蕉吃起來口感上不如香蕉好吃,產量也低,很少大規模種植,都是自家種上幾棵食用。
至于芭蕉樹怎么種這個問題,小丫首先得說明一下,芭蕉樹是熱帶植物,天氣冷涼的地域可不合適種植哦!
種植芭蕉樹,一般在三四份,春節后種植。
首先挖一個大土坑,土坑深淺適中,然后在坑內倒入一些農家肥,譬如豬糞,草木灰等肥料。
然后在肥料上蓋一層土,或者撒一些枯葉,再在準備好的芭蕉樹苗種到坑內,然后填土,用腳把四周踏實,最后澆水即可。
芭蕉樹喜歡干燥的環境,稍濕潤的地方長勢良好,若是長期水澇容易臭根死株,當種入土中的苗成活后,就很少再澆水了。
芭蕉樹在我們農村里作用挺多的,它的花可以做菜吃,它的果可以當水果吃,曬成果干,包括它的莖,剝開老莖后,中間嫩的莖心同樣可以做菜吃,不過,我家鄉通常是用來喂牲畜,人吃得少。
作用最大的是芭蕉樹的葉子,我們這里通常用來做桌子用,砍幾葉往地下一鋪就做成了簡易桌子,芭蕉葉是我們山區里除了松毛外用得最多的葉子。
在我們云南的西雙版納,新平,元江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,還興用芭蕉葉來包糍粑,做成他們當地特有的美食。
芭蕉樹除了有以上這些用途,當然還可以藥用,但小丫不是醫生,在這里就不妄下斷言了,如果朋友們還知道芭蕉樹有什么作用,歡迎留言探討。
圖片來自好友,文字原創
芭蕉熱量
100克芭蕉大約含有109大卡的熱量,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纖維素、鉀鎂等礦物質,是熱量比較高的水果。
適量的吃芭蕉,可以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,含有的纖維素,可以促進腸胃蠕動,有助于幫助食物消化,輔助減肥瘦身,飯后一小時吃芭蕉最好。
但是,芭蕉中糖分含量也很高,不宜過多食用,容易導致體內糖分累積太多,引起發胖。